「癌症」在一般人的認知,它是不治之症;其可怕之處在於無從預防,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在我們的身體裏面產生。如果沒有及早發現,當處於末期時,即使經過最新、最好的醫療,效果通常都不是很好。對於患者的煎熬,就是一步一步的邁向死亡而不知所措。雖然死亡是每一個人終有一日要面對的認知;但對人而言,總認為癌症應該是可以治癒的,它不應該是一個跨不過的障礙,尤其是在科學、醫療不斷創新的今日。
人的體是一個很精密的機器,每一個環節的運作都恰到好處,絕不容許任何差池。如果運作失當,便會產生疾病,最嚴重的就是癌症。所謂「運作失當」該如何解釋?醫療的說法都是以體弱或老化來解釋。今天我們提出另一種說法:就是人體運作失了「衡」。因為失衡,所以人體這一部機器產生故障,表現出來就是生病,所以才有癌症的產生。在認識與理解的過程中,大家難免會提出疑問:「衡」是如何運作的?到底是什麼「東西」掌握了「衡」的運作?
如果依理論來講,既然人是活的,就不應該會死;即便有生、就有死,但人應該也可以像樹木或某些動物一樣活得更長,至少不會一致的都在一佰年內。至於其他的物種,也如同人一般有生、死,這些全部都在穩定的規律之中。這個規律絕對不是人的力量可以做得到,就像人無法掌控生死一樣。所以人必須相信上天就是掌握這所有一切,這就是信仰的來源;而維持這所有運作的機制,就稱為「能量」。人的「衡」也就是依靠能量來運作,才能維持生存的機制。
我們如果把身體稱為硬體,無庸置疑大腦就是指揮身體的總樞紐,我們稱其為軟體。如果往上提昇,將大腦與身體合併且稱其為硬體,我們相信一定有一個軟體在操作這個體,而且提供推動的力量(元氣),才能讓人日日活在呼吸之間,這個軟體我們稱之為「靈」(能量)。因為這個軟體記錄了人的訊息,所以才有人的生存規律;人活著就是能量的運作(能量就是一般所說的元氣)。每一個人出生,即具備一份能量;當能量即將耗盡之時,也代表身體的推動力在減弱,「衡」的機制在傾斜,因此才會有癌症的產生。所以當癌症發生時,即代表生命的末期現象,這是屬於人所不知的部份;所以人對於癌症無能為力,也是人跨不過的設定障礙。
每個人出生的一份能量,會隨著生存的過程逐漸減少,直到耗盡,最終體毀,這是人「生老病死」的過程,也是人的宿命,如果依人有限的思考是無法改變的。但我們如果用第三隻眼 來面對所有人認為無解的部份,那麼將會找到出口得到解答。
代表智慧,也就是願意用你原來的力量(屬靈)與上天連結,進而得到更多的力量,讓你的體保持衡的狀態,這就是修持的過程。因為更健康、更長壽,所以可以用你有用的體去做更多的事,更進一步去探討何謂「生命的意義」,而邁向光明的未來。
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,有健康的身體,才可能實現人生的夢想。你想追求健康?你想探討生命?歡迎踴躍參加「天王殿」初學班課程,體驗超凡絕俗的身心靈學習之旅。
1.靜坐與禪坐是否相同?
相同。靜坐不是人所創造,是依照佛遺留下來。最初起源於印度;爾後,再傳入中國。在中國稱為「禪坐」。從靜坐開始,進而習佛印,即是「悟空」。靜坐可以感覺體內有一股力量在運作,是補充能量(元氣),可以延緩老化,減少病痛。
2.靜坐與氣功是否相同?
不同。靜坐是佛傳授,教導眾生向修,也是探討天地之間的運作。
3.靜坐與生活有什麼關係?
靜坐可以解除壓力,使心情平靜,頭腦清醒,增強思考;靜坐可補充能量(元氣),活力充沛;促進血液循環,健全五臟六腑;使個人身心健康。個人健康,帶給家庭和樂,進而社會祥和。
4.靜坐該由誰傳授?
一般人常認為由法師傳授靜坐,才是正統的方式,其實是個錯誤的觀念。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引導者傳授修;靜坐是修的開始。引導者要以菩提心、奉獻、無求,不為名利,引導眾生向修。
5.佛像的手勢繁多,有何意義?
佛法失傳,眾生因而不了解佛像的手勢即是佛印;是留給後代修持者習佛印(悟空)。習佛印,導引天地的能量進入修持者體內運作。修,是能量與體融合的過程。
6.靜坐時雙腳應該如何盤坐(單盤或雙盤)?
靜坐須以特定姿勢才能銜接天、人、地,得到精髓。重點不在單盤或雙盤。
7.靜坐的講堂,是否應該擺設神像?
佛在天地之間,到處都有祂的存在。因為眼看不見,故以佛像為代表。因此講堂中是否擺設佛像,不影響靜坐時能量的運作。
8.為什麼要修?
人的生存有其特別的意義;除了有形的體之外,還有一個無形的「我」(俗稱「靈」)。修,就是借用有形的體,尋找無形的我的存在,是謂光明之向。
9.修與不修有何差別?
人向修,啟開智慧(非知識或經驗的累積),認識生命真正的意義。修,須經由引導,不強迫;故稱引導向修。進而了解不修,生活只是延續後代,除了體的外觀不同,實質與草木、動物無異,不懂生命的意義。
10.修有何益處?
從修中學習智慧,明瞭如何去業(業障)除苦(苦痛)。用智慧面對人生,讓人生過的較為平靜、順暢,未來往美好的路去行。
11.坊間流傳各式各樣「修」的方法,何者是真?何者是假?
佛傳悟空與智慧,方可得到修的真諦。但是悟空部份,佛法的修持,失傳已久;而智慧方面,只有知識與修養,無法領悟佛經的內涵。掌握修的重點,方能分辨何者為真?何者是偽?
12.修有幾種法門?
唯一不二法門,是天定的規則。
13.在寺院修與在家中修,是否相同?
重點在於要了解修的真諦。
14.修是否求福報?
修持者須守戒律,心無所求來效法,上天自然會保佑。
15.什麼是信仰?
一般人常認為信仰就是宗教。其實信仰是宗教的重心。信仰是透過人的語言,教人將所見,所聞的一切,經過思考,判斷,並且更進一步去身體力行,所以信仰是積極的而非消極的。人向修,方能了解信仰的涵義。
16.是不是有佛的存在?
佛即源,屬於無形;眼雖不可見,但天地之間到處都有祂的存在。佛掌握「迴」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
17.佛與神如何分別?
佛教導人如何修持,學習智慧。神掌握人行為的善、惡,賞罰分明。
18.佛與神,孰較尊貴?
佛掌十方一切。神掌管人。「尊貴」純粹是人所認知的名詞,但是人在浩瀚的宇宙之中,只是渺小的一點,對於神佛,人應該持以虔誠禮敬之心。
19.是否信佛就不必信神?
錯誤的觀念。人最渺小,敬神、敬佛都是敬天。
20.佛法是什麼?
佛傳方法,教導眾生,學習智慧,明瞭何謂「無」,何謂「空」,如何解脫業苦,讓人的生命更上一層。
21.佛法為何有宗派的分別?
佛法失傳,因流傳的不完整,而有宗派分別的產生。
22.信佛,學佛,可以成佛嗎?
學佛即是效法佛的精神;是為眾生而學,而非為自己個人。學習明瞭,進而引導眾生往光明行,所做一切,不求回報。學佛絕非求成佛,如果不知效法,只有虛名,沒有落實於學佛的真義。
23.菩薩法要如何修?
天定的規則,要正確修持,亦即悟空(習佛印)與智慧(悟)共同進行,方可解脫至圓滿。
24.智慧是什麼?
生活上所了解的是知識(包括學識及經驗的累積等,會隨時空而改變)。關於生、死大事,如何解脫?了解生從何來?死往何去?這些就是智慧。
25.眾生皆有佛性?
佛即源,人從源一點而來,並非佛性。
26.一般人的心與修持者的心,有什麼不同?
一般人著重於名、利、慾。修持者,「心無」慾、慈悲、菩提、引導眾生往光明。
27.「皈依」真正的意義是什麼?
要效法,行菩提(奉獻、無求)。用時間歲月領悟佛經,產生智慧,有慈悲心,肩挑眾生苦,進而講解,讓眾生明瞭生命的意義。
28.護持三寶,是否做功德?
人的作為由天決定,以平常心去做,不要刻意以「功德」來描述。
29.寺廟的大小,香火的盛衰,代表住持的修行?
寺是引導人修持的地方,廟是人敬神的場所。建築的大小,香火的興衰,是人所見的狀況,與寺廟中僧人的修持沒有關係。
30.唸經是不是「修」?
佛經是佛留文字予後代,讓人領悟其中含意,即為「智慧」。佛經引導眾生明瞭如何向修,而非以口持頌,以求消災解厄。
31.打禪七,八關齋戒,是「修」嗎?
是儀式,並非「修」的重點。
32.對人稱呼「菩薩」,適當否?
菩薩即佛。是人的理想;眾生應效法佛的精神。佛即源,人從源一點而來;眾生似海底一粒沙般的渺小。眾生應以虔誠之心禮敬菩薩,但不應將「菩薩」當作眾生的稱呼,此實為大不敬也!
33.為何要素食?
素食是為了修持時使能量運作順暢。
34.牛乳與蛋是素食嗎?
牛乳與蛋皆含有動物脂肪,是為葷食。
35.修持之人是否不宜食用蔥、蒜?
蔥、蒜雖屬辛類,但亦是植物,對於修持之人不會造成困擾。
36.放生動物,稱為「慈悲」?
人常以人的觀點來評斷事物,甚至是天地之間的運作。人與動物皆有生命,因而謬誤的將動物放生,視同做功德,實為極大的錯誤。人的生存,有其不同於草木、動物的深層意義。慈悲心的人,肩挑眾生的苦,引導眾生減少業苦折磨,解脫生老病滅,轉為生生不息,如此方為「慈悲」。
37.放生就是救眾生?甚至可以治病得福?
錯誤引導。仁愛應普及眾生,引導眾生提升自己的生命,從人生當中尋找到另外一個我的存在。至於「治病得福」更是迷信的誤導,宜深思!
38.朝山、拜懺是否可以去除業障?
外在的儀式模糊了修的重點。古代寺院大都建造在山上,是清靜的修持場所,也是教化人心的教室。僧人在此提醒眾生生命的意義,向光明。人須經引導,由心領悟,產生智慧,才知如何消除業障,絕非經由儀式,即可除去業障。
39.大悲咒水,可以治病嗎?
有病要找醫生,才是正確的觀念。
40.所謂功德「迴向」,有意義嗎?
人的作為,由上天(佛神)決定,不是依人的認知來界定。
41.超渡或參加法會,是否有效?
人往生之後,由佛掌管;往生之後的去處,取決於生前的作為(此即修與不修的關鍵)。因此任何儀式,不具意義。
42.往生助念,接引西方,可能嗎?
助念佛號,是安慰即將往生之人,使其心不恐懼,心靈得到安詳而已!
43.為亡魂皈依,有意義嗎?
依人的思考所做的儀式,毫無意義。
44.為往生者蓋上往生被,有意義否?
沒有意義。
45.焚燒蓮花或紙錢給往生者,有幫助否?
不要迷信,什麼都沒有。
46.身上穿戴法師加持過的物品,會保佑平安、順利?
純粹心理因素。人的禍福,端看個人的行為與造化。
47.法師的加持,可解除業障?
業障須靠自己的智慧解除。
48.持咒語,可以開天眼?
古今往來,巫術到處都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