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所知道的生命,是用知識及經驗所描述的概念。它涵蓋在人所知的有限範圍內,就是從出生到死亡,一段彎曲起伏的生活過程,也就是一般所說的「生老病死」。雖說是生命,但是從出生起就注定了它固定的過程無法改變,所以也是人的宿命。因為是宿命所以人只能接受,不可能去改變。唯有「天王殿」傳遞天的訊息,教人透過修,才可以改變宿命,並且認識什麼是生命。

眾生在「天王殿」透過學習,才了解人所知道的生老病死只是生存的過程(生活),並不是生命的全部。人追求名利、繁衍後代,都只是順著生存的本能,是人的宿命無法改變。但是在「天王殿」經過引導,人會去思考出生為人究竟有何意義?生命除了生存以外,還有什麼應該去探討、去追求?然後透過第三隻眼(智慧)的認識,知道生命除了繁衍後代以外,還有另一條有意義的路去走。並且進一步了解奉獻的觀念、無求的觀念,不只是善行的財物捐助或義工的服務,而是身體力行的從為別人學習開始,進而為別人而做,引導他人學習;奉獻自己的體及時間、歲月,不求任何的回報。人有生就有死,這是不變的定律。雖然肉體終會毀壞,但透過學習讓人了解從生到死的過程中,平凡人注意的是生存的過程,它是短暫的,我們稱之為虛;不平凡人重視的是生命的延續,從而引出光明的未來(世),才稱之為實。因此只有在「天王殿」學習,才能夠認識生命,改變宿命。

一般人常用生活的成就或個人的行為來定義人生的高低。但是人如果只知道生存,其實並沒有高低之分。因為生活上的種種表現,都只是生存本能的驅使,所以都是低的。生命的高低包含了個人的特質,但是個人的特質絕對無法從生活中了解,唯有透過「天王殿」的學習才能夠開發。每個人的特質都不相同,也代表他(她)曾經走過的路。眾生到「天王殿」學習,進而願意為眾生奉獻,讓自己的生命發光發熱,就是個人特質的開發,同時也是銜接自己過去(世)所走的路,繼續往光明的路去走(未來),這才是生命真正的意義。

 (回上頁)